研究新知
孕婦產前常攝食富含抗氧化劑食物 新生兒過敏之風險較低
2022/5/25 陳為堅特聘研究員
孕婦產前若經常攝食富含有抗氧化劑的食物,例如:水果或相當瘦的魚,則新生兒過敏的指標—臍帶血免疫球蛋白E (IgE)之濃度過高—出現之風險較低。反之,孕婦產前若經常攝食富含促氧化劑的食物,例如:炸魚條或罐頭魚品,則新生兒過敏之風險較高。這兩類食物與過敏的關聯,還會受到免疫調控基因IL4 與IL13的影響。這是由陳建翰助理教授 (輔大醫學院小兒科) 與陳為堅特聘研究員 (神醫中心) 之研究團隊發表於2022年的最新研究成果。
氧化壓力已被證實是過敏及氣喘發病機轉的一環,而抗氧化劑則會抑制免疫球蛋白E (IgE) 的產生而改善氣喘的症狀。除此之外,人類的過敏被認為在子宮內時期就已開始。因此,會過敏的人早在胎兒時期,隨著子宮內的環璄暴露,與胎兒自身的遺傳變異,有可能會產生兩者的交互作用。由此產生的一些先天與後天免疫反應,在新生兒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並在日後繼續發展成各種過敏疾病。
新生兒臍帶血中的IgE濃度如果過高,比如高過0.5 IU/mL,日後罹患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大增。因此,臍帶血的高IgE濃度可以當成一個有用的過敏標誌。利用這個過敏標誌,研究人員可以探討孕婦產前攝取食物中的抗氧化劑或促氧化劑的頻率,是否與過敏有關聯,以及這種關聯是否受到胎兒自身的免疫調控基因IL4 與IL13之變異的影響。
陳建翰醫師早年在敏盛醫院服務,就讀流預所博士班時,建立了「基因環境交作用出生世代研究」(Gene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Birth Cohort Study,簡稱GEIBCS)。從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總共蒐集了1107位足月產新生兒的臍帶血。新生兒母親在產前第3孕期時接受問卷調查,記錄了兩類食物的攝取頻率:(1)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例如:水果或相當瘦 (脂肪量少) 的魚; (2) 富含促氧化劑的食物,例如:炸魚條或罐頭魚品。臍帶血除了用來測量IgE濃度,從中萃取的DNA則用來進行基因定型。本研究挑選與免疫調控有關之IL4/IL13 路徑基因中的五個單一核苷酸多型性,包括IL-13 rs1800925、rs20541、和rs848,IL4 rs2243250,與STAT6 rs324011。
研究結果發現,產前有攝食相當瘦的魚,例如比目魚,尤其是每週攝食者,高IgE濃度的風險較低 (勝算比odds ratio [OR] 0.66; 95% CI 0.49–0.90)。如果產前每日攝食水果,對於攜帶IL4 rs2243250 TC或CC基因的嬰兒來說,高IgE濃度的風險也會較低 (勝算比OR 0.46; 95% CI 0.27–0.79)。相反地,如果產前每月至少攝食罐頭魚品一次,在攜帶IL13 rs1800925 CT或TT基因的嬰兒中,高IgE濃度的風險會較高 (勝算比OR 2.81; 95% CI 1.24–6.36)。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前述的三類食物攝食形態,即「有攝食相當瘦的魚」、「每日攝食水果」、以及「未攝食罐頭魚品」,編組成一個「產前攝食保護指數」 (prenatal food protective index, PFPI)。結果顯示,若同時具有上述三種攝食型態,對於攜帶IL13 rs20541 GA或AA基因型的嬰兒,可降低77%的高IgE濃度的風險;而對於攜帶IL13 rs848 CA或AA基因型的嬰兒,則可降低73%的高 IgE風險。
總結來說,本研究發現孕婦產前的食物攝取與新生兒的過敏有關:富含抗氧化劑食物會減少高IgE濃度的風險,而富含促氧化劑食物則會增加高IgE濃度的風險,而且這些關聯在特定免疫易感受者中更明顯。若能提高富含抗氧化劑食物的攝食而且避免富含促氧化劑食物的攝食,可能有助於早期預防過敏。
論文全名及連結:Chen CH, Lee YL, Wu MH, Chen PJ, Wei TS, Tseng CI, Chen WJ* (2022): Prenatal antioxidant-enriched and pro-oxidant-contained food, IL4 and IL13 pathway genes, and cord blood IgE. Scientific Reports 12: 2884.
20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