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研究新知】Lipocalin-2  抗體可以降低腦中風後的發炎損傷

研究新知分享

Lipocalin-2  抗體可以降低腦中風後的發炎損傷

腦中風後,免疫細胞會入侵受傷腦組織,造成發炎損傷。

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周文海助研究員團隊發現Lipocalin-2 (脂質運載蛋白-2) 單克隆抗體可有效地降低腦中風後免疫細胞腦入侵及發炎損傷。衛福部近十年統計,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生命。腦中風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及出血性。

目前重組纖維蛋白溶解劑(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是唯一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藥物,且在中風後3〜4.5小時內給予治療才有療效,若延誤治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例如轉化成出血性腦中風。然而中風後,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會展開一系列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例如周邊免疫細胞(如嗜中性白血球、T細胞、B細胞等)在中風後,會入侵受傷腦組織釋放自由基、促炎細胞因子、有毒性蛋白質,引起腦水腫,血腦屏障滲漏及神經細胞的死亡。因此,如何研發出有效降低免疫細胞入侵後所產生的神經毒性分子,以及降低腦中風後的發炎損傷,是目前新的研發方向之一。

           

本中心周文海助研究員、劉玉麗研究員及免疫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等研究團隊與林口長庚醫院李宗海醫師陳怡君醫師合作,發現在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和動物模型的血清及受傷腦組織中,星形膠質細胞和嗜中性白血球產生及釋放Lipocalin-2 (脂質運載蛋白-2),其會增強神經發炎及腦損傷反應。Lipocalin-2 (LCN2) 是屬於脂質載運蛋白家族成員之一,主要參與促進細胞發炎和侵襲作用,在各種發炎反應中表現量會上升。

研究數據皆顯示Lipocalin-2在缺血性腦中風後的神經發炎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們運用小鼠缺血性腦中風模型,發現使用Lipocalin-2單克隆抗體可有效地降低血腦屏障滲漏、嗜中性白血球入侵腦組織、促炎細胞因子釋放,進而減少腦水腫、腦梗塞損傷、神經功能缺損 (詳如圖一、二)。

研究成果顯示若能抑制Lipocalin-2將會是一個治療缺血性腦中風之新靶標,且利用單克隆抗體的專一性,有助於發展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後腦損傷的臨床新藥,並減少患者行為能力受損程度。

全文已刊載在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0, 21:17 (https://www.mdpi.com/1422-0067/21/17/6253 )

2020-10-20

Loading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