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知分享
從代謝變化解釋飲酒過量
歌詞「菸一支一支的點,酒一杯一杯的乾」,很有意境。但其實在台灣約有百分之十的人飲酒過量。
喝酒的限度,不只跟酒精代謝基因( ALDH2)有關,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劉玉麗研究員團隊的全基因體相關性研究發現,飲酒過量也跟代謝症候群、脂肪合成相關的基因BRCA1-associated protein(BRAP),並與大腦廣泛表達的cut-like homeobox 2 (CUX2),具有顯著相關。
研究團隊從Taiwan Biobank取得從全臺灣各個城市鄉鎮、共27個據點所收集的18363名無癌症病史者血液檢體的基因體定序資料,及這些人喝酒狀態的相關數據,包括血清γ-GT。這個研究將「曾經戒酒或六個月以上每週喝酒大於150毫升」,定義為飲酒過量。
以1945名飲酒過量者與16418名非飲酒過量者為樣本,研究團隊探索與飲酒過量顯著相關的單核苷酸多型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同時也探究與血清γ-GT顯著相關的SNP,然後取這兩群SNP的交集作分析。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SNP都位於第12號染色體上的一段約3,700,000 kb的序列中。研究團隊藉助脊迴歸 (ridge regression),解決連鎖不平衡 (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的問題,就是考慮添入過多彼此相關性很強的變數,所需付出的代價,藉此找到顯著影響飲酒過量且沒有相互連鎖 (linkage) 的SNP,包括rs671(ALDH2)、rs3782886(BRAP)、rs7398833(CUX2)。
研究團隊中的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將作為標記的653,291個SNP,過濾未達到品質控制的個案樣本、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或極罕見變異的SNP;並利用東亞人基因數據點做估算進行插補,獲得密度更高的SNP。
研究團隊中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進行年齡、性別、社會經濟狀況與共病的主成分分析,並進行多變數迴歸分析與脊迴歸分析。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鍾仁華研究員用conditional and joint (COJO) analysis判別SNP之間的獨立訊號,並用LD Score (LDSC) regression分析多基因性。
此項研究成果的全文已於2020年10月22日正式刊登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10:18118]。
—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