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資訊公告】2023 神醫中心Retreat 開放報名
【2023 學術演講】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Parkinson’s Disease: The dream of rebuilding a brain pathway
2023 神醫中心學術演講2 (實體)
日期 : 3月 1日星期三
時間 : 下午2:00
地點 : 國衛院竹南院區/ 行政大樓B1第4會議室
主題 :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Parkinson’s Disease: The dream of rebuilding a brain pathway
講師 : William J. Freed. Ph.D.
Adjunc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iology, Lebanon Valley College, Annville, PA,U.S.A.
Retired Senior Investigator,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H, U.S.A.
報名連結
視訊系統 Webex : 會議連結
會議號: 2512 073 7164 密碼: 0301 |
102 total views
【會議資訊公告】2023 男性間性行為且使用安非他命助性之藥癮治療訓練工作坊
會議資訊公告
2023 男性間性行為且使用安非他命助性之藥癮治療訓練工作坊 開始報名 至2月20日止
訓練日期:112年3月4日(六)- 3月5日(日)
訓練時間: 09:00-18:30
報名連結 |
- 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
- 協辦單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 訓練主持人:衛漢庭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 協同主持人:王聲昌醫師(國家衛生研究院)、陳裕雄醫師(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
- 督導及講師群:衛漢庭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王聲昌醫師(國家衛生研究院)、羅時揚心理師(開馨診所)、陳裕雄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李哲賢心理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何炳輝臨床心理師(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
- 課程簡介:為強化國內藥癮治療品質,本工作坊引進以男同志次文化為基礎所建構的認知行為治療療程:「停用吧!針對男同志及雙性戀甲基非他命使用者所發展的行為治療療程(Getting Off: A Behavioral Treatment Intervention for Gay and Bisexual Male Methamphetamine User)」(以下簡稱FGO療程),提供藥癮治療專業人員進階培訓,促進藥癮治療模式之發展與推廣。
- 訓練內容:男同志及雙性戀甲基非他命使用者認知行為治療課程簡介、早期復元技巧、預防復發課程、減少與改變安非他命的使用與高風險性行為課程以及團體治療模擬與演練。
- 報名資格:有中華民國精神專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藥師等相關證照專業人員,且從事藥癮治療相關領域工作三年以上
- 招生名額:正取16名,備取4名
- 費用:免費
- 報名期限:112年2月20日(星期五 12:00)止(如因報名人數眾多,系統將提前截止)
- 聯絡人:閻小姐(電話:0975-602-630,電子信箱:T1086@tpech.gov.tw)
186 total views
【2023 學術演講】Biofluid Markers of Parkinson’s Disease
2023 神醫中心學術演講 (實體)
日期 : 2月 22日星期三
時間 : 上午11:00
地點 : 國衛院竹南院區/ 行政大樓B1第6會議室
主題 : Biofluid Markers of Parkinson’s Disease
講師 : Chin-Hsien Lin (林靜嫻), MD. Ph.D.
臺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暨臨床教授
報名連結
345 total views
【2022 學術演講】運用 AI 科技在高齡與長照之發展趨勢
「2022 TMU-NHRI-NIH 神經科學研討會-神經退化性疾病」國際研討會
【2022 學術演講】醫療物聯網於社區的應用
【2022研究新知】飲食習慣與憂鬱症風險的因果關係:利用孟德爾隨機化排除干擾後的發現
研究新知
飲食習慣與憂鬱症風險的因果關係:利用孟德爾隨機化排除干擾後的發現
2022/11/09 林彥鋒助研究員
本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林彥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與陳姿婷博士後研究員使用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 (UK Biobank) 飲食習慣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資料和精神病基因組學聯盟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所提供的憂鬱症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資料(共約60萬人),利用基因資訊作為工具變量 (instrumental variable),系統性檢驗20種飲食習慣以及謹慎飲食模式 (prudent dietary pattern) 是否與憂鬱症風險有因果關係。分析結果發現在這些飲食習慣中,只有增加牛肉攝取可能會使憂鬱症風險降低,此因果關係在校正多重比較後仍然顯著。本研究結果發表於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2;319:482–489。
憂鬱症對全球人類的健康與社會影響甚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憂鬱症所造成的失能(disability)在所有疾病中排名首位,其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social economic burden)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二。除了不斷精進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也是相關研究人員與精神衛生專家最重視的課題;近年來有許多研究探討飲食和憂鬱症的關係,包括日常的飲食習慣或是營養攝取與補充是否會增加或減少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然而在營養流行病學研究中,飲食與營養攝取和疾病的關係經常受到無法測量的干擾因素 (unmeasured confounding) 影響,難以建立因果關係,而本研究所使用的孟德爾隨機化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分析方法,可能是解決此問題的選項之一,藉由基因變異作為工具變量來排除干擾因素,做出比較可靠的因果推論。
![]() |
圖1 利用孟德爾隨機化估計牛肉攝取對於憂鬱症風險的效應(A)散布圖(B)森林圖。
376 total views
【政策論壇】消除C型肝炎最關鍵的一哩路:注射藥物族群的防治現況與建議
政策論壇
消除C型肝炎最關鍵的一哩路:注射藥物族群的防治現況與建議
陳為堅特聘研究員、王聲昌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鍾宇筑博士後研究員、鍾安妮研究醫師、林佩萱研究醫師
前 言
C型肝炎(以下簡稱C肝)是由C肝病毒透過血液或無保護性行為傳播感染所引起。國內約有40萬人是慢性C肝患者,盛行率約為4%,遠高於全球平均的1%[1]。近來,由於C肝新型口服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以下簡稱C肝口服新藥)(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的問世,患者僅需8至12週療程,95%以上個案在療程結束後12週偵測不到病毒反應(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12, SVR-12),而且副作用極微 [2,3]。治療C肝的這項重大進展,也促成世界衛生組織於2016年揭櫫要在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全球目標[4]。
我國衛生福利部響應此一呼籲,在2018年宣示將提前於2025年達成目標,估計要完成治療25萬名國內C肝患者[5]。隨後推出一系列政策,先是健保署自2019年起陸續開放健保給付C肝患者接受C肝口服新藥治療,接著從2020 年起擴大成人B、C肝篩檢, 2021年起則是提供特定患者第二次C肝口服新藥療程給付,並擴大不限科別醫師均可處方C肝口服新藥等政策[6]。實務上,則由專業人員根據「微根除」(micro-elimination)策略,依不同區域與臨床屬性的次族群防治需求,例如偏鄉民眾或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腎衰竭患者等,規劃具體防治措施、估算進度目標、及監測執行成果[7]。
這些努力很快將國內接受C肝口服新藥治療總人數於2021年底推進到13.1萬人,之後卻開始面臨「找不到病人」的停滯[8]。其中的一個關鍵,正是隱匿於社區,卻有極高C肝共病風險的注射藥物者(people who inject drugs, PWID)[9]。如何在注射藥物族群中確認個案的C肝診療需求,並予協助完成治療,是消除C肝最關鍵的一哩路。
404 total views
【2022記者會】國衛院研究證實: 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導致生理性提早老化
記者會
國衛院研究證實: 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導致生理性提早老化
時 間:111年11月7日(星期一)上午10時
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是台灣目前被使用最多的非法成癮物質,屬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第二級毒品,因為使用甲基安非他命會帶來強烈的愉悅感、降低疲勞、提振精神和專注力,所以甲基安非他命的濫用廣泛存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行為中,也因此衍生各種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過去研究顯示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對身心健康有長期的負面影響,不僅提高許多慢性疾病風險,可能會加速細胞老化並加快生物體功能衰退的速度,和一般人相比也有較高的死亡率。
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林彥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與北市聯醫松德院區黃名琪主任團隊,以白血球染色體端粒長度作為生理性衰老的生物標誌,收集比較超過300位25歲至34歲甲基安非他命使用者與一般受試者相關生理數值。研究發現曾經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受試者,白血球染色體的端粒長度顯著較短,且使用的歷史越長,平均端粒長度越短。本研究已於去(2021)年10月發表於國際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國衛院今(7日)召開記者會分享林彥鋒團隊的研究成果,北市聯醫主任黃名琪(左起)、國衛院神醫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彥鋒、主任陳為堅出席記者會。
313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